国庆60周年系列报告会之四:相南翔教授作“文学演进60年”报告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09-09-27 00:00 点击数: Views

    9月25日下午,我校在国际会议厅举行国庆60周年第四场报告会,文学院副院长相南翔教授作《文学演进60年》报告。副校长校李凤亮和学校各基层党委(总支)党员代表参加报告会。报告会由李凤亮主持。

 
    相南翔认为,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对中国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。相南翔重点谈到建国后60年文学的前“17年文学”,他认为,建国后17年的文学,体现出两个特点:变化和理想。建国初期,强烈的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和解放感充盈了很长一个时期的文学阵地,体现在文学作品上的变化就是:规模宏大,人物众多,斗争经历艰难困苦,但始终反映的是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,充满革命者大无畏的气概和必胜的信念。理想和歌颂成为时代的主旋律,作家和作品尽其所能地歌颂五新:新社会,新人物,新生活、新胜利和新思想。用文学歌颂党,歌颂毛主席。一批在革命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推出红色经典作品,如《红岩》和《林海雪原》等。
    相南翔提出,红色经典的出现有三个作用:一是大大充盈了读者的革命豪情与理想主义情怀;二是提振了读者的集体意识、荣誉意识和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献身意识;三是强化了读者今昔对比、勿忘过去的阶级意识。反观这些红色经典,南翔认为,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反思,比如,如何诠释革命与爱情、生活、人伦之间的关系等。
    相南翔总结,建国后17年文学有了很大变化,有了新的拓展;但是因为牢牢地束缚在政治及其运动的战车上,大多成了说教、图解、公式和漫画,文学受到了很大的斫伤。
    文学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。相南翔谈到,新时期文学在历经了文革之后,迎来了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,可以用“三个三”来概括,即,三个景观,三大信息量,三个坐标。三个景观表现为: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作品;流派纷呈,百花齐放;刊物众多,中篇凸显。三大信息量:生活信息量、思想信息量和审美信息量,都有很大的收获。三大坐标:一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批判,二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揭示和扬弃,三是对人本身的存在和人性善恶的多维思考,尤其是对人类的终级关怀。他以王蒙、莫言、韩少功、王安忆、余华等作家及其作品为例,阐述了新时期文学的演进。
    (宣传部)